2015年,新能源汽车生产呈爆发态势,与此同时,其配备的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问题也逐渐进入大众视野。虽然当中的锂电池曾一度被称之为“绿色电 池”,但受访专家指出,这并不代表废旧锂电池不会造成环境污染,新能源汽车虽未进入大规模报废阶段,不过近两年其数量的极速上升将必然导致动力汽车蓄电池 回收问题成为行业关注焦点。
引导电动汽车动力蓄电池有序回收利用成为当务之急。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工信部发布了《电动汽车动力蓄电池回 收利用的技术政策(2015版)》(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与此同时,两部委启动了对该政策的征求意见进程,并拟于2016年1月1日正 式实施此政策。
对此,受访专家指出,立法空缺虽然会有所填补,但是动力汽车蓄电池回收当前面临的问题重重,亟待更多政策扶持,《征求意见稿》仅仅是迈出的第一步。
“绿色电池”不绿色
根 据工信部官方网站消息,2015年1-8月,新能源汽车累计生产12.35万辆,同比增长3倍。其中,纯电动乘用车生产5.21万辆;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 车生产3.28万辆;纯电动商用车生产2.83万辆;插电式混合动力商用车生产1.02万辆。如果以一辆车配备20kWh(千瓦时)动力电池来计算,那么 这些新能源汽车配备的动力电池总量已经超过2.4GWh(1000000千瓦时)。
有专家预测,2016年中国新源汽车将进入缓冲和调整期,这期间新能源汽车领域一些隐藏的问题或将集中爆发。不难推断,电动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的回收及再利用必将成为当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事 实上,目前动力电池,以锂离子电池和镍氢电池为主。虽然之前有人把锂离子的电池称作“绿色电池”,其原因是锂离子电池不含汞、镉、铅等毒害性较大的重金属 元素,但专家表示,这并不代表锂离子电池是绝对的无污染产品。中投顾问环保行业研究员侯宇轩在接受中国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尽管电动汽车能做到零排 放,但废电池如不回收会对环境产生致命的污染。比如动力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仍有可能造成重金属的污染,电解质也有很强的腐蚀性和毒性,容易产生有毒的 化学气体。”
侯宇轩举例说,仅一个20克的手机电池既能污染3个标准容积游泳池的水,也能使1平方公里的土地遭到50年的污染,而一个电动汽车动力的蓄电池达到200公斤,绝对会对环境造成更大程度的破坏。
责任主体明确有助于商业化
不 过,在采访中,中国经济导报记者了解到,目前废旧动力蓄电池的回收问题并不明显,“由于目前我国电动汽车产业规模并不大,且已经投入使用的电动汽车还未进 入大规模报废阶段,在报废汽车行业里面,大多数的企业还没有见过废旧动力蓄电池。绝大部分的电动车还在行驶过程中。”中国物资再生协会副会长、秘书长高延 莉告诉中国经济导报记者。
虽然未进入大规模报废阶段,废旧电池污染问题不明显,但是在动力汽车废旧电池回收的发展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首先是回收主体不明确,其次是回收利用体系尚未建立;最后是企业和消费者回收和再利用的热情不高。”侯宇轩告诉中国经济导报记者。
解决上述问题,还需未雨绸缪。侯宇轩认为,企业方面可以采取收取押金、以旧换新等手段来提高消费者交回废旧动力蓄电池的积极性。政府方面可给予相关企业技术研发和设备进口等方面支持。
所 幸,对于回收主体不明确的问题,在《征求意见稿》中得到了解决。《征求意见稿》规定了回收责任主体相关制度,落实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例如,电动汽车生产 企业应承担电动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的主要责任,动力蓄电池生产企业应承担电动汽车生产企业售后服务体系之外的废旧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的主要责任, 梯级利用电池生产企业应承担梯级利用电池回收利用的主要责任,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企业应负责回收报废汽车上的动力蓄电池等。
与此同时,《征求 意见稿》中还明确,国家将推动建立统一的动力蓄电池产品编码制度。这也是明确责任主体的重要政策创新。具体来说,就是动力蓄电池生产企业应对所生产(或进 口)的所有动力蓄电池产品进行编码,并建立追溯系统追踪动力蓄电池流向。编码应与电池产品及整车具有唯一对应性,编码应标识在动力蓄电池产品显著位置,且 具有较高的牢固性。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